兄弟们,对于前后端联调中,对响应数据结构的定义,有没有最佳实践?

25次阅读

共计 30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目前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只能得到如下的三种情况,是否有改进空间呢?

  • 正常请求响应数据

    • httpCode = 200
    • responseData
    {
    	message: "获取数据成功",
    	code: 0,
    	data: {}}
    
  • 业务错误响应数据

    • httpCode = 200
    • responseData
    • 请求 - 响应链路没有问题,但是业务逻辑出错了
    {
    	message: "业务错误",
    	code: 10000,
    	data: null,
    }
    
    前后端,提前约定好 code = 10000 的具体业务含义
    
  • 请求 - 响应过程错误响应数据

    • httpCode ≠ 200
    • responseData
    • 请求 - 响应链路有问题,比如接口 4XX,5XX 了
    {
    	message: "服务错误",
    	code: 0,
    	data: null,
    }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