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 ES 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数十亿级别)如何提高查询效率? | 百战百胜 – https://www.besthub.tech/

13次阅读

共计 469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面试题

ES 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数十亿级别)如何提高查询效率啊?

面试官心理分析

在涉及 Elasticsearch(简称 ES)的应用场景中,性能问题往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尽管 ES 是一个强大的分布式搜索和分析引擎,但其实际性能并不总是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理想。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如几亿条记录,开发者可能会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性能瓶颈。

一个常见的体验是,在进行第一次搜索查询时,响应时间可能会达到 5 到 10 秒,这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糟糕的体验。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随后的查询通常会变得非常快,可能只需要几百毫秒。这种差异可能会让开发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第一次查询会如此缓慢,而后续的查询则能迅速完成?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涉及 ES 的多种机制,包括索引的创建、缓存的使用、数据在集群中的分布等。对于没有实际 ES 使用经验或仅通过演示程序了解 ES 的开发者来说,面对这样的性能问题时,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这种反应可能会让面试官或技术团队怀疑开发者对 ES 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深入理解。

因此,在准备使用 ES 或面试涉及 ES 的职位时,了解并熟悉其性能特点、优化策略和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当面对性能挑战时,开发者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它,从而确保 ES 能够在生产环境中提供稳定、高效的搜索和分析功能。

面试题剖析

Elasticsearch(ES)的性能优化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任务,它没有一种“银弹”解决方案,可以简单地通过调整一个参数或改变语法来应对所有性能问题。这意味着,在面对 ES 性能挑战时,我们不能依赖单一、快速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所有问题。

实际上,ES 的性能优化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过程。它可能包括调整索引设计、优化查询语句、增加硬件资源、调整集群配置、利用缓存机制、监控和分析瓶颈等多个方面。每个场景的性能问题可能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因此,我们需要对 ES 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有效地解决性能问题。

此外,ES 的性能优化也需要考虑到业务场景和需求。不同的业务场景可能对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解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性能优化。

内存与磁盘的博弈

面试官:ES 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数十亿级别)如何提高查询效率?| 百战百胜 - https://www.besthub.tech/
Elasticsearch 的搜索引擎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底层的 filesystem cache。简而言之,当你向 Elasticsearch 中写入数据时,这些数据最终会被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中。但是,当这些文件被读取以响应查询时,操作系统会智能地将这些文件的内容缓存到filesystem cache 中,这样后续的读取操作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完成,从而大大提高了性能。

这种内存与磁盘的交互对性能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我们考虑一个场景,其中 Elasticsearch 的数据完全位于磁盘上,每次查询都可能涉及到磁盘 I/O,那么查询性能可能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搜索可能需要几秒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相反,如果数据已经被加载到 filesystem cache 中,并且查询可以完全在内存中执行,那么性能通常会提高一个数量级,查询时间可以从毫秒级别完成。

然而,filesystem cache的大小是有限的,这通常取决于可用的物理内存。如果索引数据文件的大小超过了可用内存,那么只有部分数据能够被缓存,而其他数据则必须从磁盘读取,这会导致性能下降。

为了确保 Elasticsearch 的最佳性能,理想的情况是将机器的内存配置为至少可以容纳总数据量的一半。这样,大部分数据都可以被缓存在内存中,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此外,优化写入 Elasticsearch 的数据也很重要。只存储那些真正需要用于搜索的字段,而不是整个数据行的所有字段。这可以减少单条数据的大小,从而允许 filesystem cache 缓存更多的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使用 Elasticsearch 和其他存储解决方案(如 HBase)是一种常见的做法。Elasticsearch 用于高效的搜索和检索操作,而 HBase 或其他类似的存储系统则用于存储和检索完整的数据记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高性能的搜索和数据存储。

数据预热策略

即使在遵循最佳实践并优化了 Elasticsearch 集群的内存分配后,仍然可能会遇到数据量超过 filesystem cache 容量的情况。这意味着部分数据将驻留在磁盘上,而不是在内存中,从而可能降低查询性能。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实施 数据预热

数据预热是指通过预先加载和缓存预期会被频繁访问的数据,从而优化系统性能的过程。在 Elasticsearch 的上下文中,这意味着在数据实际被用户查询之前,通过后台系统或进程主动触发对这些数据的访问,使它们被加载到 filesystem cache 中。

以社交媒体平台为例,大 V 用户或热门话题通常会吸引大量用户的关注。通过后台系统定期(如每隔一段时间)对这些热门内容进行搜索或访问,可以确保它们的数据被加载到内存缓存中。当真实用户发起对这些内容的查询时,由于数据已经在缓存中,查询将迅速得到响应,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同样,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热门商品或高流量商品页面也可以采用这种预热策略。通过后台程序定期访问这些商品的数据,可以确保它们被缓存在内存中,从而加快用户的搜索和浏览速度。

为了实施这一策略,可以开发一个专门的缓存预热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可以基于历史数据访问模式、用户行为分析或实时流量统计来确定哪些数据是“热门”的。然后,它可以定期或基于触发条件(如数据更新)来主动访问这些数据,使它们保持在 filesystem cache 中。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预热策略并不是万能的。它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场景,特别是当数据访问模式非常动态或不可预测时。此外,过度预热也可能导致缓存污染,即不常用的数据占据了宝贵的缓存空间。因此,在实施预热策略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和调整。

冷热分离策略

Elasticsearch 可以借鉴 MySQL 的水平拆分策略,通过数据冷热分离来提高性能。这意味着将频繁访问的“热”数据与访问频率较低的“冷”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索引中。这种策略有助于确保热数据常驻于 filesystem cache 中,从而避免被冷数据冲刷掉。

在实际部署中,如果你有 6 台机器的资源,可以创建两个索引:一个专门用于存储热数据,另一个用于存储冷数据。每个索引可以分为 3 个 shard,并且分别部署在 3 台不同的机器上。这样,热数据索引将部署在 3 台机器上,而冷数据索引则部署在另外 3 台机器上。

由于热数据通常只占总数据量的很小一部分(例如 10%),这些数据可以几乎完全保留在 filesystem cache 中。这意味着当大多数用户都在访问热数据时,这些请求可以非常快速地得到响应,因为所需的数据都在内存中。

相比之下,冷数据索引可能包含大量不常访问的数据。当用户需要访问这些数据时,由于它们不太可能被缓存在内存中,因此可能需要从磁盘读取。但由于只有较少的用户(例如 10%)会访问冷数据,因此这种性能下降对整体系统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通过实施数据冷热分离策略,您可以优化 Elasticsearch 集群的性能,确保热数据的高效访问,同时平衡冷数据的存储和访问需求。这种策略在许多实际场景中都是有效的,特别是当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并希望优化最常用数据的访问性能时。

复杂关联查询与数据模型设计

在关系型数据库如 MySQL 中,复杂的关联查询是非常常见的。然而,在 Elasticsearch(简称 ES)这样的 NoSQL 数据库中,复杂的关联查询通常不被推荐,因为它们的性能通常不如在关系型数据库中。Elasticsearch 是为了高效的全文搜索和聚合而设计的,而不是为了复杂的关联查询。

因此,当涉及到需要在多个文档或索引之间进行关联查询的场景时,最佳的做法是在数据写入 Elasticsearch 之前,在应用程序层面(如使用 Java)就已经完成了必要的关联操作。这意味着你应该在应用程序中执行必要的数据库查询,将关联的数据组装成合适的格式,然后将这些数据作为单个文档写入 Elasticsearch。

在 Elasticsearch 中,文档(document)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每个文档都是一个 JSON 对象。设计良好的文档模型对于提高 Elasticsearch 的性能至关重要。你应该尽量避免在搜索时执行复杂的、Elasticsearch 不擅长的操作。这意味着在数据写入 Elasticsearch 时,你应该考虑好如何组织数据,以便在后续的搜索和聚合操作中能够高效地利用这些数据。

对于某些确实需要在 Elasticsearch 中执行的操作,例如 join、nested 或 parent-child 关系,也应该谨慎使用。这些操作在 Elasticsearch 中的性能通常不如简单的搜索和聚合操作。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通过重新设计数据模型或查询逻辑来避免使用这些复杂的操作。

总之,在使用 Elasticsearch 时,应该充分利用其擅长的全文搜索和聚合功能,并在数据模型设计和查询逻辑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性能和效率。

分页查询的性能问题与解决方案

Elasticsearch(简称 ES)作为一个分布式搜索和分析引擎,虽然提供了强大的全文搜索和聚合功能,但在处理深度分页查询时却经常遇到性能瓶颈。这是因为 ES 的分页机制是基于“from + size”的方式实现的,当查询的页数较深时,会导致大量的数据被加载到协调节点进行合并和处理,从而显著增加了查询的延迟。

以每页 10 条数据为例,当查询第 100 页时,ES 实际上会从每个分片(shard)上获取前 1000 条数据,如果集群中有 5 个分片,那么就需要获取 5000 条数据到协调节点。协调节点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然后再次进行分页,最终返回第 100 页的 10 条数据。随着查询页数的增加,每个分片返回的数据量也会增加,协调节点处理的时间也会相应增长,导致查询性能下降。

这种性能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例如,在某些场景下,用户可能需要翻阅大量的数据页,而随着页数的增加,查询的延迟也会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 限制最大返回结果数:通过设置“max_result_window”参数来限制每个查询返回的最大结果数。这可以防止深度分页查询导致的大量数据加载和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参数的值不能设置得太高,否则可能会导致内存溢出(OOM)问题。
  2. 使用 Scroll API 进行分页:对于需要遍历大量数据的场景,可以使用 Scroll API 进行分页查询。Scroll API 通过维护一个滚动上下文来逐批获取数据,避免了深度分页导致的性能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Scroll API 不支持排序和聚合操作,且滚动上下文在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失效。
  3. 使用 Search After API 进行分页:Search After API 是一种基于上一页数据的最后一条记录来确定下一页位置的分页方式。由于它不需要获取每个分片的大量数据到协调节点进行排序和筛选,因此可以显著提高深度分页查询的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 Search After API 需要保证查询的排序字段在数据插入和更新时保持一致。
  4. 优化数据模型和查询逻辑:在设计数据模型和查询逻辑时,应尽量避免需要进行深度分页查询的场景。例如,可以通过增加筛选条件、减少返回字段等方式来减少查询的数据量和复杂度。

综上所述,虽然 ES 在处理深度分页查询时存在性能问题,但通过合理的策略和优化,仍然可以有效地提高查询性能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