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自己首次佩戴 Vision Pro 的感受。– vr 的生产力之路走得通吗?

11次阅读

共计 135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前段时间在一个城中村里体验了 Vision pro,刚好借着这次国内上市,聊一聊自己的感受。

一、个人背景:

1、此前没有接触过其他 VR 设备

2、对 XR 类设备充满期待,期望能像 iPhone 一样将互联网带进下一个高速十年

二、体验过程:

小红薯上搜了下本地 Vision pro 体验店,找了家看着还不错的过去,价格是 89 元 / 半小时,店家已经准备好了 100~450 度的近视镜片,我挑了我的度数戴上去,还不错,然后经过简单的设置就进入了界面。

一上头我首先感受到的是重量,稍微有点分量,但不难受,可能是之前因为看到很多媒体都在吐槽重量,拉低了预期,所以自己戴的感觉还好,持续戴一个小时没有压力。不过我的右眼却一直在狂跳,很奇怪,我的同伴症状更重,他感觉到眼睛巨痛,坚持了 10 分钟就不得不结束体验了,似乎近视度数越高越感到不适。

然后就是功能体验,我把钟文泽视频里提到的基本都体验了一下,包括恐龙、空间视频、影院、飞机引擎拆解、空间绘画。就如他视频里所说,画面啪的一下打开,恐龙走出屏幕,最后跟母恐龙跑了,这一幕确实逼真,屏幕里蝴蝶飞到我手上的时候,本昆虫恐惧症患者快坐不住了。

空间视频感受不是很深,自己也对着同伴录了视频,可能房间里光线不太够,立体感并不强,没有像博主们体验完眼泪哗哗。飞机引擎拆解、空间绘画的体验则不是很流畅,主要是对手指滑行的捕捉不够精确,时不时会断开。而且因为要用眼神注视定位,导致失去了 ” 用眼自由 ”,我需要克制住自己眼神扫视的冲动(不过这点习惯就好)

三、感受:

体验前,我对 Vision Pro 的预期是:很牛,只是有些重量和价格的小问题需要搞定。

体验后:好像 …vr 类产品的路子走不太通,整个产品的逻辑可能要打一个问号

四、几个大问题:

1、3D 内容没有想象中那么吸引人。其实即使没用过 Vision Pro,3D 电影总是看过的吧,和那个感受其实差不多。而如今像 3D 电影、3D 电视等 3D 内容都在逐步退出,说明其实大家对 3D 内容并不是特别渴求。

2、生产力没有显著提效。眼动的方案其实不一定有鼠标用着舒服,而且 vr 上输入文字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仅凭一个多屏场景,不能说服我戴上这样一个快一斤重的设备。

五、结语:

这俩问题恐怕不是重量、价格这样能在工程上解决的问题,而是 vr 这类产品在根源性上的 定位问题。meta 的 vr 往游戏上做,apple 选择往生产力上做,现在反而觉得,小扎也许不是没考虑过更普适的生产力场景,而可能是他最终发现,vr 适合的场景只有游戏。

之前看到过一种观点,就是 ” 手机就已经是移动设备的最佳形态 ”,手机在重量、续航、屏幕上做到了平衡,很难在有比手机更优秀的便携移动设备来取代手机的定位了。现在的 vr,包括未来的 ar,恐怕在很长时间内都还需要回答 ” 它有什么用 ” 的问题。

叠个甲:希望大家理性讨论,手下留情,轻喷。一个话题涉及苹果,还否定一个行业,容易引发骂战,我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这个观后感不是第一次外发,体验完的第一时间,我就兴冲冲地在一个 xr 群里谈了我的感受,结果受到一片讨伐,我才发现我做了一件错事,我不应该在一个都是从业者的群里发表这样的悲观言论。抛开情感因素,其实从业者的视角也不一样,他们看到的是 Vision Pro 相较于已有 vr 设备的巨大进步,而我这样的小白,关心的是 Vision Pro 能用来做哪些事情。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