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非精确用词习惯是种思维上的病(汉字架构讨论贴引起的吐槽)

12次阅读

共计 62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汉字架构讨论贴,有人在说汉字造词能力,本想回在那个贴里,但是内容有点偏离,单独开贴。非引战,只是日常的一些感概。

不妄自菲薄,也别莫名奇妙地自豪。吹造词能力的,说明一下“手机内存”128G 是啥意思,电脑 16G 内存是啥意思。2024 年了“新冠”,“非典”这种临时指代用词还在满天飞,下次再来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该叫什么?

与其讨论汉语 / 汉字的能力,不如思考语言对思维习惯的影响。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逻辑的形式。逻辑的起点是概念的精确定义。维根特斯坦就批评“大词”的滥用,称这是种哲学病。日常老百姓使用的口语,使用“新冠”这种临时词,没那么多讲究。但是文字是口语的进化,是抽象过的思维的表述,媒体、官方在国际上已经有统一定义的名词时,还在使用“新冠”,这是一种病。习惯使用非精确用词,习惯把名词装入新义,在这种语言习惯影响下,思辨能力难以提高,对话难以有效。就以“汉字架构”这个造词而言,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

最后发散一点,对比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会发现复杂物体的表述,汉语很多时候先说定语再说主体,英语先说主体再说限定。比如说,电脑的屏幕,汉语先说电脑再说屏幕,英语说 the screen of the computer。“产自哥伦比亚的咖啡”,英语说“coffee from Colombia”。有复杂定语从句的时候,汉语往往巴拉巴拉先说了从句,到了后面才知道说的是那个名词,英语是先说了那个名词,再说定语从句限定。这种表达习惯的差异,是不是也影响了我们对概念主体重视程度?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