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PTs/GLMs如何赚钱谈起:AI应用的曙光在哪?

39次阅读

共计 302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恭喜智谱!

不管 GPTs 还是 GLMs 的上线,民间讨论最多的莫过于“能不能赚钱?”“怎麽赚钱”。

所以 GPTs/GLMs 到底能不能帮我们(创作者)赚到钱?

我的答案可能会让大多数人失望:,但大多数人不能。

为什么不能?答案我会在下面的文章中慢慢给出。今天这篇文章,不聊高大上的东西,也不聊深奥的技术,从最俗气的角度“钱”出发,以一个 AI 产品经理的角色复盘 2023 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聊聊 AI 赚钱(应用落地)这件事情。

先来看一组数据,作为目前最大的第三方 GPTs 商店,BeBeGPTs 收录了 10W+ 的 GPTs 数据(官方 300W+)。我们来简单拉一下数据。

从 GPTs/GLMs 如何赚钱谈起:AI 应用的曙光在哪?

这一组数据是从 bebegpts 已经整理过的数据库里直接拉出来的,那些没有整理的数据不在其中。数据按照 GPTs 的实际对话次数做了一个分组排序,即使我们没办法收录到所有的 GPTs,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少量错误数据,但结果其实还是很明显的。

为什么都要做 GPTs?

很多人都是以 BeBeGPTs 站长的身份认识的我,但实际上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做 LLMs 应用了,只不过是 ToB 的产品。在我们当时项目立项的时候,我就提出了 GPTs 的概念,实际上我们做的很多东西,都算比较早的,从 RAG,到 Team,到 FakeJsonMode,到 tools,到 Agent。

我做产品做了十年,从 B 到 G 到 C,大大小小也经历了很多项目,有大成有小成也有成不了的。后来转了 AI 产品,我一直觉得自己是非常适合做这个事情的,懂技术懂产品懂业务有经验,但同样我还是碰到了问题,我找不到落脚点,想法非常好,但是用户都在观望。

AI 技术的跃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来的太快了!

我激情昂扬地跟大家描述这个事情的时候,更多的人是不解跟质疑。没办法,这场仗,应该是场持久战,而现在,才刚刚开始。

后来,我混入到各种各样的群里面去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跟他们聊业务,聊技术,吹牛逼,甚至还免费给镜像站的开发者当产品经理,免费给一些企业老板做咨询。

我给当时的状态总结了一下:GAP(断档)。懂技术的人,他不懂业务;熟悉业务的大多数人,他又没概念,毕竟敢第一个吃螃蟹的,还是少数。

别说客户了,当时我们的技术 Leader,甚至也因为我想找个人来写 Langchain 而跟我吵了好几次,你一个产品,不要干预技术,所以没办法,我们用 Java 又造了很多轮子,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在前几天硅星人对话智谱 CEO 张鹏的报道中,也给出了了同样的观点。

为什么现在大家说要找一款所谓的 Killer App 这么难,好像所有的产品经理都没有头绪。
我个人觉得其实矛盾在于,原来传统的互联网爆款的产品经理,他对于现在最新的技术没办法理解。真正懂技术的这些人,对于所谓的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又没法理解。
硅星人
去垂直领域多做一点事情。你不去做,你不知道客户在想什么,也就不知道你的技术最终帮助客户提升的用户价值到底有多少。
这实际上是我们去寻找 Best Practice(最佳实践)的一个过程。我们希望把这个路径蹚通,回过头来把这些东西沉淀下来之后赋能给生态。
硅星人

铺垫了这麽多,回过头来说 GPTs。

作为从业者,我们也时时刻刻在关注行业动态和各种数据。

也许从从业者角度来看,身边每天都充斥着各种 AI 的信息,身边每个人都在聊 AI,但实际上放眼整个社会来看,这个群体体量还非常非常小。大多数人甚至连真正的 OpenAI 都没有用过,更不用谈如何正确地使用。

的确 AIGC 门槛不高,但如果让大多数用户直接去面对大模型,最多的对话可能就是“你好”,“你是谁”,“给我讲个笑话”。无了 …

为什么 Character.ai(虚拟角色)的数据却居高不下?从本质看区别,差异在于 Character.ai 很明确地创造了一个具体的角色,我就是谁,我就是干嘛的。不要让用户去想,这可能是大多数做产品的人都听过的一句话。

那这个事情谁来做呢,模型厂家做么,还是应用平台来做,都做不了。

只有那些先行者们来做,也就是 GPTs 的创作者们。

平台需要场景去反哺产品,也需要先行者们去先富带动后富,而先富的人,也要获取利益,平台则来提供能力和工具,这才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最终形成一个共存的生态。

那麽如何靠 GPTs/GLMs 赚钱

OpenAI 刚推出 GPTs 的时候,网上都在说这是苹果时代的 AppStore,如果非要这样比的话,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创建的 GPTs 就是我们的产品,那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在哪?

是 Prompt 吗?绝对不是

模型能力、基础工具都是平台提供的,Prompt 这东西,没有任何难度,想防也很难防的住,大家迟早能追平,甚至到后面,Prompt 也会被简单化或者被弱化。

我个人认为,GPTs 的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还是在于数据和服务上(定制化 Tools)。

上半年的时候,有个红杉闭门会,提到一个观点,说传统 SaaS 已死,怎麽死的呢,就死在这里。传统 SaaS 的能力会被碎片化,然后,整合到各种 GPTs 里,而 OpenAI,成了真正的流量入口。

举个实际的例子吧。

现在 GPTs 商店里其实同质化的产品非常多,一些简单的,通过 Prompt 写出来的,分分钟被复制,你能写我也能写。

有个叫 WebPilot 的 GPTs,作者通过自己开发的搜索接口,提供搜索服务,接入到 GPTs。你如果想仿的话,要么你也去开发一个搜索服务,再或者,你直接购买 WebPilot 提供的API 接口

还有个小红书写作专家,作者收集了很多的小红书数据,和规则,通过 RAG 包装成 GPTs。想模仿的话,你得先搞到这些数据。

说到这里,大家心里应该有大概的答案了。也许能赚到一波钱,红利的钱,但这肯定不是长久赚钱的方法。

开发者激励计划到底会是什么样的?

这里只做斗胆的猜测,因为我们也做了同样的事情,所以我很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很多次,但只是在我们自己的 GPTs 产品上,并不代表大厂们也会这麽做。

而且不同的阶段肯定也会有不同的策略。

Poe 给出的方案是拉新,也许 OpenAI 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但个人认为,这个策略的转化太低,门槛也不低。

如果按量付费的话,就目前 OpenAI 和 Poe 都是走的订阅模式,从自己口袋里掏钱这事,也做不长久。

其实还有一种策略,就是把基础服务和 GPTs 增值部分拆开,定价权交给 GPTs 作者,GPTs 产生的每一份收益里,作者和平台分成。

那这样一来,平台的利益是只增不减,GPTs 作者能不能赚到钱,就看他能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了。

最后聊聊 Agent 应用开发

(这部分是应用开发相关的,不是 GPTs)

其实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财猫同学的群里,我也结交了很多通过 AI 赚到钱的朋友。

Key 商、写书、卖课、接项目、做镜像站等等等等 …

但是如果真正从做产品的角度去说的话,我选择的方向还是 Agent。

在上面提到过的 WebPilot 作者,最近又开发了一个长文写作的 Agent,对外提供接口。效果非常惊艳,作为同行,我研究了很久,还是忍不住给出赞叹!

我本人其实一直都是 Agent 的忠实拥护者,看过市面上大多的 开源框架,也研究了很多闭源产品的实现。早先的时候我也天真地想过自己做一套通用的框架,在各种场景里去用。后来等到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想法其实现阶段还是比较天真。

这麽多年产品的经验也告诉我,熟悉业务才是正道。

熟悉业务之后,结合 AI 的能力真正去打磨产品,这部分东西,就是护城河。这个方向,也是我始终认为 AI 应用开发者应该坚持的一个方向。

所以,加油吧,朋友们,期待 AGI 早日到来。

正文完
 0